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前沿 >  >> 
惠东县健康巡讲进校园 600名教师学习儿童春季常见病防控|当前速讯
来源: 惠东融媒      时间:2023-02-28 10:18:07

俗话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有害病菌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都导致春季变成了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极易造成传染。为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增强老师的防控意识,2月23日下午,惠东县健康巡讲团走进惠东县金宝第三幼儿园开展疾病传染主题为《儿童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与控——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线上线下讲座,全县托幼机构、幼儿园共计约60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关资料图)

惠东县巡讲团讲师、惠东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儿科门诊中医副主任医师余晓芬以《儿童春季常见传染病防与控——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为主题,结合春季传染病流行特点和真实案例,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向老师详细介绍了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诺如病毒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日常预防等几大方面的内容,提醒大家应及时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平衡膳食、合理休息、增强免疫力,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并强调一旦感染了传染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科普角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EV71病毒等。这种病一般主要侵犯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春夏季高发。

疱疹性咽峡炎是传染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法定传染病,但是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主要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患病宝宝的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也可感染。生病的小朋友都具有传染性,尤其是起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发热

起病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下降。体温特别高时甚至会发生高热惊厥。

咽痛

咽峡充血特别明显,舌腭弓、软腭、硬腭及悬雍垂处有灰白色的小疱疹,直径1-2毫米,周围有红晕,2-3天破溃为溃疡,疱疹与溃疡常同时存在。

拒食、流口水

患儿咽峡疱疹1-2天后会破溃形成小溃疡,造成咽部疼痛,婴幼儿不会诉说,以拒食来减少吞咽,口水多也是减少吞咽所造成的。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关系很近,两种疾病是一个藤上两个瓜的关系,同为肠道病毒感染,有的宝宝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有的表现为手足口病。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

A.疱疹位置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而手足口病是嘴里、手上、脚上、臀部都可能起疱疹。

B. 发病风险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则不然。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及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

因此,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来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全身症状及咽部体征在4—6日后自愈,偶有延至两周者。而且目前该病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家隔离,加强护理,不用去医院。但是如果有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来源:惠州头条

编辑:邹志远

一审:丘奇文  二审:程 锟  三审:骆潭扶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