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前沿 >  >> 
洋北街道:“加减乘除” 建设美丽宜居新港城|当前播报
来源: 搜狐号-信息新报      时间:2023-05-10 11:21:2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洋北街道:“加减乘除” 建设美丽宜居新港城

看街区,绿树环抱、苍翠欲滴;进村庄,碧波轻荡、赏心悦目;入庭院,别致静雅、鸟语花香……初夏时节,行走在宿城区洋北街道,美丽的村庄如明珠般点缀着临港新城,以蝶变之姿展现环境之美。

这一切,得益于这里正在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今年以来,洋北街道以痛点、堵点、难点等问题为突破口,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扎实做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答卷”,全力助推人居环境提质升,让人居环境增添了“颜值”、提升了“气质”。

投入力度做加法,压实责任促提升。在洋北街道,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整治内容,明确任务目标,先后召开专题推进会4次,进一步统一街村干部思想,坚定了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信心和决心。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全域党建提升全面结合,将“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支部+村(社区)党小组+村民小组网格”的四级联动治理体系转化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体系,建立起党工委班子包片发动、支部书记全面推动、党员先锋示范带动、网格内林长、路长、河长、田长等“四长”具体落实的工作模式,做到任务具体到点,责任明确到人,形成了全覆盖的责任体系。开展“擂台比武”行动,建立周检查、月联评、季通报的工作机制,对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凝聚起强大治理合力,推动人居环境全面提档升级。

问题存量做减法,靶向突破重难点。针对影响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紧盯卫生死角、背街小巷等问题,逐条对照落实,减少存量,严控增量。一方面着力推行“发动群众自己清、保洁队伍专业清、包村干部帮包清、班子成员督导清”的“四清”工作法,组建10支人居环境整治突击队,从每一个角落、每条小巷、每条主街逐一清理攻坚销号,逐步提升城市颜值。另一方面盯紧工作重点,坚持以拆旧拆危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上门宣传“一户一宅”等法规,推动人居环境治理向纵深发展,共拆旧拆危79户。“我们拿出两个月时间组织各村(社区)集中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对背街小巷开展集中整治,对各类违章搭建进行拆除,对道路沿线的公共空间进行治理,对有碍观瞻的杂草枯枝进行修剪和割除,对各类废弃圈舍进行清理,这样做以后,居住舒适度明显提高了。”洋北街道涧南村村民高维宝说。

着眼融合做乘法,擘画乡村新图景。洋北街道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立足地方特色,融入“自然+”理念,厚植人文优势,挖掘各村的特色亮点,逐村进行规划设计,按照一村一品原则,打造更具魅力的人文乡村。将大槐树文化、西瓜种植文化、农耕文化等融入乡村建设,打造了三槐巷、学府路、学成巷等特色街巷,留住美好乡愁,全面提升村居整体效果。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转发、张贴公告、悬挂宣传标语、墙体彩绘、入户动员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及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要求和重大意义,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摒弃生活陋习,提升文明素养,共组织包括党员、干部、志愿者等1000余人,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参与人居环境整治6000余人次,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生活陋习做除法,长效机制促健全。坚决摒弃陋习,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除去乱丢乱弃坏习惯;倡导门前三包,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维护、自我监督。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管理宣讲员、党员、志愿者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整治,形成人人关注、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围绕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陋习,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维护环境是村民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组织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人居环境整治我参与、我快乐”等文明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动员广大群众自觉摒弃不文明行为和不良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大力开展“好家风”“文明卫生标兵”“好媳妇”“五美庭院”、大评小奖等系列活动,以点牵线、以线带面、以面构体,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切实增强了群众文明意识,巩固了整治效果。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