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本报成都4月13日电(记者 王明峰)历时两年,四川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圆满收官。全省查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地方戏曲剧种等六大类文化资源305.74万处,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历史遗迹等八大类旅游资源24.56万处。
2019年1月,文旅部将四川确定为全国旅游资源普查7个试点省份之一。四川随即启动普查工作,并将文化资源普查与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同时推进。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中科院地理所专家,联合省内科研机构100余名多学科专家学者,研究制定“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标准”。其中,文化资源遵循“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规范,分为文物、非遗、地方戏曲剧种等六大类;旅游资源参照现有国标,结合文旅融合的趋势,分为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历史遗迹等八大类。
本次普查全面梳理掌握了四川文化和旅游资源家底,为科学编制全省“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全域旅游规划等重大规划,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提供了支撑。
《人民日报》(2021年04月14日12版)
上一篇:8月1日生意社磷酸铁锂基准价为94500.00元/吨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天津天海精密锻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海精密锻造)最新自主设计研
7月30日2023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在空军长春机场闭幕此次观展
7月30日20时30分左右,336国道保定市满城区刘家台中桥西侧因强降雨发生
中国GDP前10大省GDP,相当于哪个国家的GDP?看图↓↓↓,广东,山东,福建
证券之星讯,根据7月31日市场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及交易所披露数据
X 关闭
X 关闭